【多彩新论】舌尖上的“鸿沟”,何时告别“我觉得”?
- 作者:权若青
- 来源:当代先锋网
- 发布时间:2025-08-03 23:00:40
盛夏贵州,引客如潮。然而,不少游客在寻觅美食时却陷入“水土不服”的困境——面对满目酸辣、无“折”(折耳根)不欢的地方特色菜肴,口味清淡者或对特殊食材敏感者往往难以适应。这舌尖上的“鸿沟”,折射出服务思维上的“自我中心”:将“我之喜好”默认为“众之所爱”。
若想真正让游客“来了不想走,走了还想来”,破解这道“味蕾壁垒”需多方合力。相关职能部门可借鉴成熟旅游地经验,制定餐饮业接待服务指南,鼓励餐馆、酒店提供清晰标注辣度与主料、口味多元的菜单。大力推介酸汤火锅、香辣炒菜、折耳根等地方特色的同时,更应凸显贵州餐饮的兼容并蓄之美,将“多彩贵州”的饮食图景完整呈现。餐馆作为直面游客的终端,必须主动走出“舒适区”:在菜单设计上,可鲜明标注辣度、主料及适应人群;在服务流程中,主动询问口味偏好;在基础菜品里,保留几道广谱接受的清淡菜肴或灵活调味方案。
旅游餐饮绝非简单的能量补给,它是沉浸式体验地方文化的关键入口,更是一张流动的“省域名片”。试想:当广东游客能在路边饮品店找到一杯广式凉茶,当上海食客发现有“无辣”或“酸甜”选项时,这份被理解、被尊重的体贴,远胜千言万语。
放下“我觉得”,拥抱“您可能需要”,方能在盛夏热潮中,让贵州的青山绿水与人文兼容并蓄,赢得游客的共同认可——当餐饮成为一座包容的桥梁,“多彩贵州”的金字招牌,自会在口口相传中愈发闪亮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权若青
编辑 金妮
二审 伍少安
三审 蒋叶俊
-
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】从篮球热到稻花香,来看“村BA”后花园的丰收故事
水车不断转动,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。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,因紧邻“村BA”发源地台盘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,被誉为“村BA”的后花园。